蘋果又發布新手機了,作為今年iPhone的最大賣點,在展示過后,三攝卻招來了國內外眾多網友吐槽。
不少人表示,三個攝像頭讓他們渾身不舒服,引發了密集恐懼癥。不過,密集恐懼癥的受害者顯然不止對新iPhone有所期待的機主們。小編以為,裝修業主才是“密集恐懼癥”的最大受害者。
很多業主反映,裝修過一次以后,自己嫣然變成一位充滿苦衷的維權“老司機”。當下裝修業主普遍得出的結論是:家裝行業可以用“三多”來形容——陷阱多、貓膩多、潛規則多。家庭裝修中如何把控工程質量、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已經越來越成為市民關注的問題。
家裝“三多”相信給業主們帶來的裝修密集恐懼癥估計也不亞于iPhone11的浴霸三攝。“三多”可覆蓋于裝修的全過程(前、中、后),給業主們帶來的密集打擊讓業主苦不堪言。那么。“三多”一般如何體現呢,借這個機會由權威裝修第三方鑒定機構給廣大業主進行詳細分析。
第一個多:陷進多
裝修陷阱主要體現在“隱秘處”,其目的就是要讓業主“看不到”。優益以下幾類問題為主,均為在家居裝修中業主最容易疏忽的部分,包括:地面填平、基底處理、小面疏漏、電線穿插、墻面刷漆、磚類鋪貼。
地面填平陷阱
很多房屋在裝修過程中地面平整存在較大問題,需要重新填平。但這恰恰是業主最容易疏忽的地方。此外在地面填平的過程中,需要較高的施工技巧,若施工人員技術不達標,會造成“越填越不平”的情況。同時因為增多的水泥砂漿導致地表負荷增加,進一步帶來安全隱患。
基底處理陷阱
除了地面填平外,基地處理也可謂“陷阱重重”。在裝修施工期間,施工人員在該區域進行了切角和切割材料時會因為均勻度不足導致墻壁變形、缺失,乳膠漆變色和剝落的情況,如在附有瓷磚的墻壁則有可能瓷磚粘附力減弱的情況發生。
小面疏漏陷阱
裝修施工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邊角小平面的部位,如門的上邊緣和窗臺的下側等,但這些部位往往非常不起眼,業主難以發現。很多裝修公司也會在這些不起眼的地方偷工減料,惡劣者甚至不做任何規范處理。
電線穿插陷阱
所有家居裝修均離不開電線鋪排問題,一般情況下電線都置于PVC管中并埋設在墻壁中。這個情況所導致的結果就是業主在驗收時難于發現問題,即使發現問題也難以作出更改。 在隨后安裝電源插座,開關和燈具時,電工需根據施工要求進行布線。如果相關人員操作不慎,會導致電線在管內扭結,造成電力危害,甚至引發火災。
墻面刷漆陷阱
墻面問題很大程度來源于施工人員的相關施工技術不過關或敷衍了事,導致的結果雖然不是很嚴重,但是往往因為出現各種色差而讓業主非常頭痛,而且復修工作也非常麻煩。
磚類鋪貼陷阱
墻磚、地磚鋪砌非常具有技術性。不同尺寸、款式和顏色的瓷磚,需按照一定的組合方式進行鋪貼,如裝修施工時因為人為因素產生施工偏差,則很有可能發生空地磚和缺失接縫等問題。
第二個多:貓膩多
貓膩和陷阱一樣,都是裝修行業對業主進行的密集類打擊,各種名目繁多的收費、奇葩古怪的優惠價格、先殺豬,后起價的打死狗似坐地起價,只有說不出,沒有想不到。一般來說裝修貓膩可概括為下列幾點:
巧設合同貓膩
混淆材料籠統報價,混淆概念多算費用是個別家裝公司慣用的伎倆。簽約時將某一材料籠統報價計算,施工時更換單項材料,從中賺取差價。此外,還炮制一些不具體或可多種解釋的條款,借以金蟬脫殼。
低招攬,高結算
不少裝修公司給業主報價時,會設置“陰陽合同”。即:一份實際合同,一份是“閹割版”合同。“閹割版”合同會先刪減項目給出低于其他公司的報價,形成“低預算“吸引消費者簽單。在施工過程中,則以實際合同作為依據,把刪減的項目作為增項,把錢漲回來,形成“高結算”。
材料以次充好
在包工包料的裝修中,明明是業主在裝修前已經談好的優質品牌,但在實際采購中,一些采購人員卻對材料采購做手腳,以低劣的商品冒充名牌產品,以低價次品充當正品等。對于此行為,業主普遍難以察覺是,且無法維權。
謊報測量面積
個別裝潢公司在施工面積上謊報、多報,如在計算涂刷墻面乳膠漆時,沒有將門窗面積扣除,或者將墻面長寬增加,以增加裝修預算。
第三個多:潛規則多
裝修行業的潛規則主要體現在“介紹”與“推薦”上,業主需要裝修時,很多時會委托小區的物業公司進行推薦,而這些物業公司都是“收了錢的”。給物業不義之財的就是裝修隊或裝修公司,收了好處費的物業公司就會向業主推薦一些“優質裝修公司”。
據小編了解到,物業收收取好處費有下列幾種方式:
一次性要個十幾萬、幾十萬的;
干一家給他們一家高抽成,一般10%-15%都有可能;
混合型,一次性要錢后再加每家抽成。
今天給業主們分享的是裝修“三多”的內容,明天還會推出針對“三多”如何應對的內容,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