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3 日,沈陽發生一起不幸的家居裝修人命事故,一女子在洗澡途中因家中電箱漏電致漏電遇水致觸電身亡,該名女子父母在對其施救過程中亦因數次觸電致雙手骨折!
事后,第三方裝修鑒定機構調和警方對事故樓宇進行全方位調查,調查范圍從為事故單元首層至頂樓,調查結果為首層地線漏電至全樓帶電,并初步認定本次事故為觸電事故。
事故樓層現已查封
對于該類事故,權威裝修第三方鑒定機構(相關鑒定細則可點擊《裝修鑒定定責指南》)指出事故存在普遍性現象。該類事故的頻繁出現,其根本原因為居民的用電知識缺乏和家庭電力設施保養缺失所致。對此,鑒定機構的專家認為很有必要對此進行相關科普。
什么是觸電事故?
觸電事故即為人體被電擊所傷,事故起因一般為(1)人體直接與電氣觸及;(2)電氣經空氣或其他導電介質傳播通過人體。觸電事故輕則受傷,重則致命。
電對人體的傷害主要來自電流,電流對人體的傷害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1) 電傷:電傷是指由于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和機械效應引起人體外表的局部傷害,如電灼傷、電烙印、皮膚金屬化等,電傷在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一般無生命危險。
(2)電擊:電擊是指電流流過人體內部造成人體內部器官的傷害,這是觸電事故后果中最嚴重的,絕大部分觸電死亡事故都是由電擊造成。
相關用電安全電壓數值如下圖所示:
研究表明,電與人體的機理相互之間作用復雜。一般而言,人體對電力的絕緣機理來源于人體皮膚中的電阻。
正常情況下,人體皮膚能起到很好的絕緣作用,能導致大部分觸電情況的發生。但是在與水分接觸的情況下,皮膚的電阻會大為減弱,因而觸電事故多發生于人體濕水情況。
人體這些部位也是觸電隱患幫兇!
幫兇一:血液
對電流而言,我們人體的血液是極好的觸電媒介,大部分電流都會沿著血液在血管中暢通無阻地流動。
幫兇二:若電阻部位的皮膚
人體各部位皮膚電阻不易,研究表明大腿內側部位電阻最弱,僅為500-10000Ω。
幫兇三:骨頭
骨頭的電阻雖高(約為900000Ω),但因骨頭中鈣質較多,而鈣質是一種很好的助燃物,因此觸電事故有可能使骨頭瞬間產生數千度高溫,不僅灼傷皮膚,更會使骨質融化。
針對因觸電引起的人身安全事故,第三方裝修鑒定機構調的專家給出一個家具電力安全檢測的案例供大家分享。以達到科普家具電力安全維護知識普及的目的。
一、鑒定對象
n 懷疑有漏電現象的居民房
n GB 50210-2001《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n JGJ 16-2008《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n 現場勘察
n 詢證
n 拍照取證
經現場鑒定:電源線配線顏色不統一、凌亂(現場電源線包含綠、紅、黃、黑、藍、黃綠雙色共六種),多條塑料導管穿線數量超過規范要求(8條),多條塑料導管電線總截面積大于導管內截面積的比值(40%)。參考資料如圖所示:
五、鑒定結論
電氣工程施工質量不符合《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第8.6.3條“當采用剛性塑料導管布線時,絕緣電線總截面積與導管內截面積的比值,應符合本規范第8.3.3條的規定”,第8.3.3條“穿導管的絕緣電線(兩根除外),其總截面積(包括外護層)不應超過導管內截面積的40%”;《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規范》第16.1.4條“配線時,相線與零線的顏色應不同;同一住宅相線(L)顏色應統一,零線(N)宜用藍色,保護線(PE)必須用黃綠雙色線”,第16.3.4條“同一回路電線應穿入同一根管內,但管內總根數不應超過8根,電線總截面積(包括絕緣外皮)不應超過管內截面積的40%”的規定。
主要表現為:電源線配線顏色不統一、凌亂,塑料導管穿線數量不符合規范要求、塑料導管內電線總截面積不符合規范要求,三層主衛門洞口上方使用木過梁。
六、附加安全提醒
(1) 浸濕的手切勿朱鵬任何帶電設備;
(2) 插座、開關等物品切勿暴露在潮濕環境下;
(3) 洗澡過程中切勿使用吹風機、燙發器等電器設備;
(4) 全屋電器設備應以年度為單位委拖權威裝修第三方鑒定機構進行定期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