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裝修日益常見,但由此衍生出的各類裝修問題也如同雨后春筍般呈現。在各類裝修問題中最致命的是哪一類?人身安全問題!!
因裝修所產生的人身事故近年來屢見不鮮。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問題產生后該如何破解??如何把裝修事故防范于未然??都是有裝修需求的業主所要關心的話題。
裝修的范疇含括多個方面,小編打算針對裝修安全和人身事故方面的話題推出兩期內容,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第一篇:居民樓坍塌事故。
讓我們來到居民樓坍塌的事故現場。倒塌居民樓位于江西萍鄉,事故造成6死1傷,經過34小時的努力,事故搜救累計搜救出14人,7人無恙。
坍塌事故樓房為一棟6層房屋,其中樓房的4、5、6層發生部分坍塌。據權裝修司法鑒定專家分析,事故原因為此棟房屋業主裝修時不當施工引發連續坍塌,具體事故細節正在進一步核實。
從現場圖片中可見,樓房上面3層中約三分之二部分已經坍塌。據了解,坍塌樓房建于1983年,一層為商鋪,二三層為當地房管部門辦公用房,四至六層為居民住房。一至三層為框架結構,而出事的三個樓層則為磚混結構。
小編從倒塌樓房一層商戶口中得知,事故發生前幾天,4層一直在進行裝修工程。底層商戶普遍認為這棟年代已久的建筑不適宜承受高強度的裝修工程,而從后來的相關事故調查取證中得出的結論也認證了這個觀點。
說到高強度的裝修,言外之意就是對建筑建構本身造成“傷筋動骨”。本次發生坍塌事故的樓房裝修涉及墻、門窗等各個建筑承重部位,加上樓房建成時間久遠,當年的建造標準較低、建造技術較差,加上“野蠻裝修”行為的破壞,終至釀成大禍。
房屋建筑內部的各個重要部位
建筑內部各“重要部位”如下:
承重墻可以說是人體的“骨骼”,磚混結構類建筑中所有墻體都屬承重墻,其發揮支撐上部樓層重量的作用,在工程圖紙中用黑色標注。
一般而言,裝修中切勿隨意拆改承重墻,因為此舉會導致建筑結構整體性破壞。若在施工過程中不得不進行墻壁拆解改造工作,則需要請專業裝修司法鑒定機構專家進行測定,確定是否為承重墻后再施工。并且在施工之前,需要在物業管理部門處進行備案,得到批準后方可施工。
有了骨骼后還需要筋絡,而鋼筋與梁柱就是人體中的墻體中的“筋絡”, 用于加強鋼筋混凝土構件與砌體填充墻之間的連接,從而加強墻體穩定性。一般情況下,“筋絡”的改動發生在埋設管線階段,對墻體鋼筋結構的改動會會影響墻體和樓板的承受力,從而導致墻體和樓板的坍塌、斷裂。
房間與陽臺之間的會有一道矮墻,并附有一門一窗的設置。這道名為配重墻的矮墻猶如人體的關節,起到承載陽臺重力的作用。這個“關節”用于平衡陽臺荷載,保證陽臺基座穩定,不發生傾覆風險。
若在配重墻拆除的情況下,會降低建筑陽臺的承重力降低,極大增加引發陽臺下墜隱患,增加坍塌風險。因此必須盡快做好“關節修復”工作,確保陽臺基座穩定性。
在老房新裝時,存在大量老房需要進行舊式蹲便器更換為坐便器的情況,蹲便器一般都是前下水,而坐便器一般都是后下水,而該動作涉及到原有下水管道的結構改變問題。
下水管道猶如人體的血管,血管不通,則血液流動不暢。而建筑“血管”不通,則會引起各種堵塞、滲水、漏水。若滲水漏水問題嚴重,長期存在會導致建筑地基下陷,引發房屋倒塌風險。
來自權威裝修第三方鑒定機構的重要建議
什么類型的建筑需要加固?
加固,顧名思義就是幫助“年老體弱”的建筑就像補充營養,延長壽命。那么這些年老體弱的建筑一般呈現什么病癥呢?
達到(或超過)設計使用年限但仍需繼續使用
一般建筑物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但隨著新的抗震規范條例的推出,很多現有建筑原結構已不能抗震要求,從而產生局部坍塌風險。其中加固部位涉及地基、柱、梁、樓板,這些部位可理解為建筑物的骨架。
對這些部位進行加固補強,就相當于給人體補鈣。同時,對建筑物加固后所承受的荷載,應通過對建筑現場實地考察,結合設計圖綜合考慮,計算所得的荷載均要與目前荷載規范要求相一致。
存在材料及施工問題:水電改造、材料造假
在房屋進行水電改造工作時,一些裝修公司的工人為了圖省事,自行進行水電改造,這樣就為不安全埋下隱患。還有一些家裝公司不是根據專業的施工標準進行施工,為圖方便私自進行不科學的改造,也能帶來重重隱患。
材料也是不良家裝公司的慣用手段,它的目的就是達到節省成本牟取更多利潤。如明明使用的材料不足1米,但報價單上卻按照1米的價錢進行標注,剩下的材料卻仍歸為己有。此外,一些家裝公司的隨意加價也是減料的表現。明明材料的單價沒有那么貴,但施工人員卻報價奇高,目的是為自己賺取更多的利潤。
建筑的使用功能發生改變或增加
§ 使用功能發生改變(或提高增加荷載):辦公樓變倉庫、車間增加設備等;
§ 增層擴建,如廠房改辦公樓,需在廠房內部增加幾層;
§ 辦公用改商業用,樓面荷載因貨物增加導致載重增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