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昊的粉絲最近要心痛一下了,小黃哥哥最近打籃球的時候把腳崴了。隨后他在個人社交平臺上說明了目前傷勢情況,請粉絲們不用過分擔心。
崴腳之事可大可小,作為新生代偶像,小黃哥哥還是要多加保重吖。小編在此也祝愿其盡快康復。崴腳雖不致命,但卻引起行動的極大不便。正所謂:崴在腳,疼在心。
現實生活中,誰都不想崴腳。但是又處處被“崴腳”,當然這個“崴腳”指的是被欺騙,說到“崴腳”大戶,就不得不提我國的廣大裝修業主們了。
現今社會,民豐物阜,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對于居住環境的改善相比過去而言有了更大的改善需求。需求和供給,二者既為融合,又互相需要,在相互促進的同時,也有不少商家鉆空子損害業主的利益。
劉小姐請某裝修公司給自家的新房裝修,將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包清工輔料付給裝飾公司近4萬元錢。入住后的一天夜里,只聽“嘩啦嘩啦”幾聲脆響,劉小姐家衛生間一側正面墻壁上的瓷磚都掉了下來,碎瓷片散落一地。后幾經交涉,裝修公司道出了實情,劉小姐家的工程轉包給了某施工隊,返工和賠償都該找那個工長,公司不管。
很多家裝公司沒有固定施工隊伍,接到施工業務就轉給包工隊,按工程總價的20%至30%收取管理費,有的雖然有固定施工隊伍,但在裝修旺季,也按這樣的方式轉包。在轉包過程中施工管理跟不上,質量難保證,造成裝修業主的各種“崴腳”。
既然“崴了腳”,就要想辦法診治。首先業主在裝修時應該注意:
樣板間可能只是招牌
有些裝飾公司雖是正規公司,但平日只有一支裝修隊伍,裝修高峰合同多時,原來的人馬應付不過來,為多攬活,他們就臨時借別的裝修隊或到馬路邊找人。這些施工人員沒有技術認定、專業證書或專業培訓等,到客戶家一裝修問題就出來了。有些裝飾公司為攬活,請技術工藝水平較高的人員將樣板間裝修得質量挺好,到客戶家裝修時換了一套人馬,實際裝修與樣板間相差甚遠。消費者某先生經反復比較,花高價特意請了一家分公司進行裝修,誰知該公司聘的施工人員技術水平很糟糕,不是門的尺寸做小了,就是墻角做成了曲線,裝飾公司雖答應給維修,但某先生惹了一肚子氣,時間和精力也搭不起。
口頭增減承諾難兌現
裝飾公司前期口頭承諾多,訂合同時卻只寫大項,施工中出現的小項、細項,未在合同中以文字體現,施工過程中雙方產生異議,引發投訴。消費者聞先生,要花3.5萬元裝修150平方米的住房,除地板外由裝飾公司全包,裝修公司答應完工后加做一個壁柜和玄關。完工后,裝飾公司卻說材料不夠了,不給做壁櫥和玄關。消費者投訴到消協,裝飾公司強調凡是合同中沒寫的,可以不做,結果問題沒能解決。
解決裝修糾紛的法律法規
針對裝修的糾紛,國家有關部門制訂了一些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建設部[997]60號《建設工程質量投訴處理暫行規定》、建設部[997]9號文《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管理試行辦法》等法規。像《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管理試行辦法》的第十五條就規定了,如果發生了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糾紛,可以向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指定的機構進行投訴,也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簽訂《裝修三方合同》
為避免讓人煩心的裝修糾紛,裝修司法鑒定機構建議業主在裝修開工前與裝修公司簽訂《裝修三方合同》,并在正式開工前進行開工交底儀式。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三條規定,裝修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并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