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行業的發展,家居買賣過程中的“信用”問題日益被業內人士所重視,進而,一種新穎的交易模式“裝付寶”便應運而生。裝付寶、業主以及家裝公司三者共同組成了一個“三方存管”組織,而裝付寶則是作為業主與家裝公司買賣過程中的一個中介機構,其工作模式類似于淘寶的支付寶。
那么到底何謂裝付寶?近日記者走訪了廣東省裝飾行業協會消費者專業委員會江波濤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江主任詳細介紹了裝付寶的興起和發展,并闡述了自己對裝付寶未來走勢的看法。
信用問題為“裝付寶”的出現埋伏筆
相比其它行業,家居裝修有著自身行業的發展特點。買房時,業主會擔心自己買的房是否存在合同問題;裝修時,由于裝修的最終效果短時間內無法評測,故業主會考慮到家裝公司是否真的完成了合約上的義務;買家具時,業主會顧及這些所謂的實木家具是否真的是貨真價實。這些買賣過程中似小非小的矛盾就如同網上購物一斑,其爭論的焦點在于買賣雙方的互不信任。對于電子商務來說,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致使支付寶應運而生,而涉及到家居裝修業買賣的信用問題,或許裝付寶能夠來化解。
工作模式:借力支付寶三方交易模式
江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并沒有直接介紹裝付寶的工作模式,而是先分析了一下淘寶支付寶的工作流程。江主任表示,裝付寶這個具有創意的模式其靈感就是來源于支付寶。支付寶使用的是“第三方擔保交易模式”,由買家將貨款打到支付寶賬戶,由支付寶向賣家通知發貨,買家收到商品確認后指令支付寶將貨款放于賣家,至此完成一筆網絡交易。這種交易模式巧妙的解決了消費者對網購的質疑,化解了交易過程中的信用問題。
據江主任介紹,裝付寶同支付寶類似,也是作為擔保方,在業主買房、裝修過程中擔任第三方監管機構,并與業主、家裝公司簽訂《三方裝修合同》,在讓業主放心買房、裝修的同時也為業主提供了裝修監工、工程驗收等服務。
“三方合同”或將成為趨勢?
近日,業內有關“純實木家具”的定義問題吵的沸沸揚揚,而其源頭則是某消費者在購買了號稱純實木的床頭柜后發現,除了八個抽屜的底板是實木的,其余都是密度板,當消費者返回賣場要求退貨時,促銷人員則是拒不承認。事后該消費者表示,他之前已經對此床頭柜有所懷疑,但并不知道問題會如此嚴重。
如上例子在家居裝修業可謂屢見不鮮,江主任就有一次親身經歷。去年,江主任有套房要出手,買房者雖然知道江主任是一位消協的主任,但是對方還是不放心這套房的來源和底細,所以為了消除對方的這種質疑,江主任介紹了一個第三方機構(銀行),建議可以把房款先放在銀行,在一定期限內確保房子無問題后再把房款轉給江主任。
無論是買房還是裝修,為何買賣雙方會互存質疑?江主任表示,由于目前家居行業中部分產品的處理方式比較混亂,并且家居裝飾裝修所涉及的專業知識非常廣泛,使得很多哪怕是大品牌的商家都會尋找著機會賺取更多的利潤,所以消費者的質疑也是不無道理的。
正如江主任的賣房過程一樣,找第三方的監控機構或許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是,只與商家簽訂所需的合同協議等文件,或只是依靠沒有任何認證的合同協議是無法達到消費者所預期的質量或效果的,江主任表示。同時,這種三方合同對賣家來說并無益處,而且如果簽訂了這種三方合同,賣家的資金流也有可能受到限制。所以,考慮到買賣雙方的利益,“三方合同”是否會成為行業發展趨勢,還有待于證實。
相關鏈接:
https://cq.home.fang.com/news/2010-08-30/3728149.htm
下一篇: 廣州裝付寶如何一碗水端平(太平洋家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