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是廣大業主們的人生大事,而裝修則是購房后一個躲不掉、避不開的問題。今天小編需要跟廣大業主聊聊裝修安全事故的定責問題,除了為業主科普法律知識外,也幫業主們就維權方面出出主意。
首先需要了解責任劃分(定責問題),主要分為以下三類情況:
1.業主委托正規裝修公司(具備資質)
該情況下施工期間若業主與其存在承攬合同關系,施工過程中有任何意外(包括隨機、非隨機)發生,事故責任一律由公司(施工隊)承擔,業主無責(工商處理)。
2.業主委托非正規裝修公司(不具備資質)
雇傭非正規施工團隊的行為不受法律保護(不論是否有免責合同),該情況下若施工人員發生意外業主也需要承當部分責任,具體為施工隊承擔主要責任,業主承擔過失責任。
3.業主直接委托施工人員
該情況下整個施工過程均不受法律保護與約束,業主與施工人員存在雇傭勞動合同關系的情況下施工期間發生任何意外,業主作為主要責任人需要負責賠償責任。
消費者的權利有哪些?
一、安全權
消費者安全權分為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兩部分。安全權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服務)時,首先考慮的是商品(服務)的安全因素,避免因安全因素問題導致的各類危險。財產安指只要在購買、使用商品(服務)的過程中,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消費者需有權要求賠償。
二、知情權
誠實信用是雙方交易情況下應遵守的基本準測,不得隱瞞實情、作虛假承諾,否則構成消費者知情權侵犯,一旦發生糾紛或損失,消費者有權要求賠償 。
三、自主選擇權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服務)的行為必須是自愿的。同時消費者自主購買、使用商品(服務)的行為必須合法,不能把自主選擇權建立在侵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合法權益之上。同時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服務)時,必須保證質量、價格合理、計量正確,不得違反平等自愿、公平交易的市場準則。
四、求償權
消費者可以依法組織成立消費者社會團體,形成對商品、服務的廣泛社會監督,及時處理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指導消費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及時解決消費糾紛。
五、獲得知識權
所謂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包括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以及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爭議時的解決途徑等。
六、監督權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以上是業主消費過程中所享受及需要知曉的6大權力,但具體到裝飾裝修行業,我國目前仍存在大量監督不規范、有法不依、維權困難的情況。裝修業主普遍反映投訴無門、維權無路的情況。
針對大量業主所面臨的窘況,小編給出一個可行性的辦法,方可為業主們解除裝修過程中的各種質量糾紛與事故定責問題。
第一步:找到權威第三方裝修鑒定機構。鑒于我國現階段家居裝修的亂狀,權威第三方裝修鑒定機構可為裝修業主給出合理裝修方案及意見,同時可就價格方面進行官方復核,避免業主掉進價格貓膩陷阱。
第二步:在機構推薦下找到正規裝修公司(具備資質)。裝修中、裝修后均為裝修質量糾紛產生的高發時段。若出現裝修糾紛問題,權威第三方裝修鑒定機構所出具的鑒定報告可作為法律依據,確保相關維權力度,維護業主相關申訴權益。
第三步:簽訂《三方裝修合同》。為廣東省裝飾行業編寫,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審查登記備案的《廣東省室內裝飾裝修施工合同》 ,是消費方、承包方及廣東省裝飾行業協會消費者專業委員會三方共同簽訂的工程施工合同,推行真正低廉、甚至免費、有效第三方權威監督,倡導“先裝修后付款”,結合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甲乙丙三方在平等、自愿、友好協商的基礎上,就甲方裝飾裝修工程的有關事宜達成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