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騎共享單車的市民發(fā)現(xiàn),以便宜著稱的滴滴青桔單車悄悄漲價了。APP沒通知,漲價也是偷偷摸摸進行,原先一塊錢,一夜之間就變了一塊五。到達目的地后鎖了車才知道。很多用戶表示都是才“被漲價”了一次之后才知道此事。
對此,相關客服人員解釋道新的計價規(guī)則從11月26日開始實行。從11月20日到27日,滴滴出行App和青桔單車微信小程序上都對漲價消息進行了公示??赡苡幸恍┯脩魶]有注意到。
自2019年以來,無論是豬肉還是單車,都離不開一個“漲”字(工資除外)。但漲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有“明漲”也有“暗漲”?!懊鳚q”還好,起碼心里有底。但“暗漲”就讓人惡心了。
“暗漲”又可以理解為“悄悄漲”。無論是什么行業(yè),“悄悄漲價”的行為都非常讓人不齒,如果說共享單車的漲價只是一元幾角,那么裝修行業(yè)的“悄悄漲價”可就是以千、萬為單位了。千、萬級別的裝修款項一旦漲起來,對于普通的業(yè)主來說真可謂苦不堪言。
裝修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施工方非合理性加價的情況,對于這種讓人后知后覺的“悄悄加價”,業(yè)主往往處于弱勢方,苦于缺乏維權的渠道。
針對上述情況,權威裝修第三方鑒定機構建議如下
業(yè)主可根據(jù)糾紛內(nèi)容,委托裝修質(zhì)量鑒定機構審核具體糾紛價格事項,并開具相關審核結果材料。
分享一個真實案例
業(yè)主B小姐裝修過程中,發(fā)現(xiàn)裝修公司無端增加一筆30萬的裝修額外支出,B小姐對此存在疑慮,因此委托權威裝修第三方鑒定機構進行價格審核工作。經(jīng)過機構審核后,確認這筆裝修業(yè)務實際價格應為10萬,有20萬為不合理收費。B小姐持相關鑒定材料與裝修公司進行談判。其后出現(xiàn)3種情況:
情況1:B小姐與裝修公司順利談判,節(jié)省20萬元裝修款。此時,權威裝修第三方鑒定機構取該項審核總價30萬的1%作為報酬,即:30*1%=3000元。最終B小姐實際節(jié)省200000-3000=19萬7000元。
情況2:B小姐未能與裝修公司順利談判,因此繼續(xù)委托權威裝修第三方鑒定機構與裝修公司進行談判,其后談判順利并節(jié)省20萬元裝修款。談判完成后權威裝修第三方鑒定機構收取原合同總價的30萬的2%作為報酬,即:30*2%=6000元。最終B小姐實際節(jié)省200000-6000=19萬4000元。
情況3:B小姐未能與裝修公司順利談判,然后委托權威裝修第三方鑒定機構與裝修公司進行談判,但最終機構仍未能將價格談妥。此時機構不收取B小姐任何費用。
總結
對于有過裝修經(jīng)歷的業(yè)主而言,遭遇各種不合理的中途加價其實已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但還是那句話:遭遇情況不要怕,關鍵還是如何找到正確維權的方法。今天跟讀者分享的只是裝修中不合理加價的維權案例。
但在實際操作中,不合理加價存在于裝修的前、中、后過程。不同階段的詐騙套路也不盡相同,小編也會在日后推出更多幫助業(yè)主維權防詐騙的文章,以供業(yè)主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