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上周收到了一位業主的來電:今年業主在對比各家樓盤售樓處的樣板房之后,選擇了當時一萬四元/㎡精裝標準的某中端小區。通過其中一份業主提供的購房合同中可以看到,關于精裝修房屋裝修內容僅僅作為購房合同的附件出現,沒有固定的格式文本,沒有寫明裝修產品的品牌及型號,但是此時的業主并沒有太在意。
直到上個星期,這個小區迎來了第一個開放日,3號樓開放了精裝修成品房供業主門參觀。參觀完后業主表示對這個所謂中端小區的成品房相當失望,甚至認為精裝標準的品質比不上隔壁比較便宜的精裝標準的另一家小區。
那么情況到底是否和業主所說的一致呢?到底是否存在裝修和合同項目不同的情況呢?小編了解到,目前業主已經申請第三方專業的鑒定機構介入調查,同時小編也會在后續跟進此事。
那么大家知道如何在裝修合同出現糾紛的時候得到合理解決嗎?今天就讓小編來和大聊一下。
1、選購精裝修預售商品房的購房者要明確該商品房的裝修標準、計價方式
開發商在廣告宣傳中往往有“進口”,“高級”、“先進”等不明確的表述,我們建議在補充協議中詳細約定與房屋有關的所有內外裝修、設施設備的種類、型號、品牌、顏色、位置、方向,列出明細表。明確約定交房標準不低于樣板房標準,達不到標準的違約責任。并且合同中盡可能明確計價方式、裝修范圍。如果我們業主發現了問題,需要第一時間和專業的鑒定機構進行溝通,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進行維權。
2、注意環保標準
目前國家頒布了“十類有害物質限量國家標準”及“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這些標準和規范是強制執行的行業法規。因此,需要約定開發商購買的材料必須符合國家環保要求,不能超標,并出具相關檢測報告。
3、注意保修問題
約定各裝修項目保修時間及責任主體。根據《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修辦法》規定,裝修工程保修期為2年。但這不包括屋內設備保修。屋內設備只能按《產品質量法》來保護。按產品質量法規定,設備的保修由生產商承擔,保修期從出售之日起計算。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呢?
但是很多的時候小編了解到,而購房者拿到房產鑰匙時,可能就過了設備的保修期。所以為保護購房者利益應約定設備保修期、裝修工程保修期和房屋質量保修期為2年,自房屋入住時起算,保修責任由開發商及裝修公司共同承擔連帶責任。
4、注意交房驗收問題
約定交房時提供材料明細、施工圖,房屋使用說明和裝修房驗收報告;有條件的購房者最好找專業驗房機構做專業鑒定,如果在前期沒有找鑒定,那么在后期入住之前最好也通過第三方專業鑒定機構來進行一次完整的鑒定。
近些年來,小編收到了越來越多的裝修質量問題方面的投訴,經過小編得仔細分析,其實很多裝修問題我們都可以在早期避免,即使是在裝修過程后已經出現了質量問題,在專業的第三方鑒定機構的鑒定下我們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說到這,相信大家都明白了,裝修過程中最重要的過程就是質量監控,如果我們能把質量監控這一方面做好,那么無論是在何時裝修,采用何種方式裝修,都不會讓我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