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某知名小區的48位業主的投訴,稱其購買的商品房,在交房時精裝修情況與宣傳有巨大差異,涉及整棟7號樓108戶居民。業主S先生稱,2015年12月他在國內某知名小區以100萬元出頭的價格購買了一套118平方米住宅商品期房,前期售房資料宣傳的是精裝洋房,而后來發現開發商在政府部門的備案卻是毛坯房,業主提出異議后,最終開發商才答應把裝修硬件加入品牌名稱。
為了打消業主的疑慮,銷售宣稱樣板間與實體房一模一樣。2019年2月24日,S先生接到開發商通知辦理商品房交付手續,進房驗收時卻傻眼了。和樣板間相比,主臥多出一道橫樑。而合同附帶的戶型平面圖也沒有標注此處多出的橫梁,銷售人員均沒有提前告知消費者。其次是,房間窗戶大小與樣板房不一致。實體窗戶設計成小格狀導致業主空調無法自行安裝,維修不便,必須租用開發商物業空中吊籃才能作業。再次,裝修材料也與樣板房出現了差異,比如灶臺臺面,樣板間使用黑色材質,實物卻不是。對此,小區開發商給出的解決方案是,不滿意可以退房。但是,由于2015年距今,當地房價已經大幅上漲,大部分業主不可能選擇退房。
房地產虛假宣傳維權途徑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來整理一下。
1、購房者可以向房地產管理部門、工商行政機關進行投訴,有相關的職能部門對開發商作出相應的處罰。
2、集體維權。業主們可以自發組成維權聯盟,共同收集證據,共同起訴。
3、委托律師代理起訴。委托資深的專業律師可以讓勝訴的幾率更大,律師更懂得維權的方法。集體委托律師,費用可以分攤,不會太高,且解約自己的時間。
4.、先鑒定后協商,與開發商咨詢第三方獨立的裝修司法鑒定機構,通過第三方公正的鑒定得到雙方滿意的結果,雙方根據結果進行協商賠償,如果協商成功可以通過協商的條件對裝修進行修改,如果協商無果可以使用鑒定結果進行起訴等。
專業的第三方鑒定機構認為,就此小區出現的這些貨不對板的情況來看并不算太嚴重,因為安全性的要求,房梁無法做修改。至于臺案顏色和窗戶的問題,開發商按照業主的要求修改成本也超不過每戶1萬元。所以,業主的索賠金額太高,很難同意每戶25萬元的賠償金額。但是畢竟是開發商有錯在先,第三方裝修鑒定機構建議大家,如果房屋出現了貨不對板或者是質量問題,我們一定要及時保存好證據,維護好自己合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