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做裝修質量司法鑒定按以下流程:
一、委托函由各級人民法院發函至委托單位,就具體案件的裝修標的爭議項說明鑒定范圍。并附帶郵寄案件的必要資料,一般來說包含《設計圖紙》、《裝修工程合同》、《工程預算》等。
二、預約上門測量由鑒定單位預約雙方當事人到現場參與鑒定標的測量與調查取證。為保障鑒定測量順利高效進行,雙方各授權一名代表人參與,并提前整理好現場。如有必要,經雙方同意后進行拆開檢測取證。
三、出具《質量鑒定報告書》鑒定單位根據現場取證材料,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對具體內容做出專業、權威、公正的判斷,并說明相關判斷依據標準及專業性意見。鑒定單位出具紙質《質量鑒定報告書》寄送給委托方,鑒定單位對做出的《質量鑒定報告書》負有法律責任。
四、雙方當事人對《質量鑒定報告書》進行確認并提出異議雙方當事人有權對鑒定單位的《質量鑒定報告書》提出異議,鑒定單位有義務就雙方當事人的異議進行說明。
五、鑒定單位對異議出具解釋函,如有必要需出庭當面解答疑惑鑒定單位對雙方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進行書面解釋,并郵寄至法院接受法院及雙方當事人質詢,如有必要需要出庭當面解答疑惑。
六、法院根據《質量鑒定報告書》進行調解或做出審判。
裝修報價差異,注意核實裝修報價中的“分項計算”。這些公司表面做得比較正規,將某一單項工程隨意地分解成多個分項,按每一個分項分別報價。消費者通常會覺得選這樣的公司是明白消費,卻不知其中的“貓膩”。如做門套,把門扇、門套、合頁等五金件分別作為單獨的項目計價,他們往往把一些分項價格各提高一小部分,消費者不易覺察,就在這不知不覺中使總體價格提高了很多。更有甚者,把安裝和油漆的人工費也作為一項收費內容讓消費者再次交錢。由于受專業知識的限制,消費者往往不能識別這其中的秘密,也說不出這種報價不合理的原因,因此也就只有交錢了。實際上,這種分項計價很容易重復計費,使得大部分消費者被“宰”還不知是怎么回事。
如何審核裝修合同報價是否合理?1、模糊設計:通常在初步預算時,大多數公司都只是根據公司或行業慣例報個通價,這個通價還是在揣摸業主心態的基礎上報出的,或高或低相去甚遠。如做衣柜,甲公司報價620元/平方米,乙公司報價720元/平方米。很可能甲公司的衣柜主結構用的是15厘板,甚至柜內光身,光身就是不貼內板,而乙公司720元/平方米則又是另一種做法,并非報價越低就越好。2、隱瞞項目:在報價時,某些公司會在初步預算報價時將一些應做的項目不報,從而制造較低的報價,吸引業主進來,那些當初沒報的項目開工以后慢慢地增加,由不得你不做,那些都是必須做的。3、隱瞞數量:這種做法是將所施工的項目數量在初步預算報價時象征性地報一些,大量隱瞞數量,使得預算報價相對誠實的公司如實相報低得多,結算時統統計上。4、分開報價:如將管理費等在初步預算報價時不提,等到簽合同時再另說。
房子裝修驗收服務內容:1. 覆蓋全流程關鍵工序;2.100+細項逐一排查;3.完整質檢報告。
寫字樓裝修報價注意事項:1. 無論是在家裝區域,還是在寫字樓裝修中,增項是最常見的問題。一些裝修公司開始給出的報價較低,但是在簽合同之后,后期的增項是非常多的,導致預算超支。因此在簽訂合同前,需要將合同中羅列的裝修項目進行查看,避免過多增項的產生,從而超出花銷預算。2.同時還需要對裝修公司報價中的,水電路改造項目進行查看,也可以在市面上了解下大致售價,心里有個底,避免裝修公司價格虛報或者抬高。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檢查施工人員是否延長施工量,讓報價高出原本預算等。
裝修報價單貓膩多,如何破解:一、施工材料貓膩:關于施工材料的貓膩較多,主要有關于材料的說明模糊,可能導致后期施工以次充好。材料說明模糊:一些裝修公司的裝修報價單中,會注明用到哪些材料,卻不標明材料品牌和具體型號等,于是在實際應用時以次充好,從而賺取材料差價;此外在一些報價中,一些主材會被注明暫定,但是在價格欄中卻報了低價,使得總價看起來較低。業主應要求報價單的每一項盡可能詳細地說明材料的各項要素。裝修期間注意核查相關材料是否按指定的要求采購。
裝付寶出具《裝修質量鑒定報告書》經當事人雙方確認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作為案件審判的主要技術性證據。
房子裝修出現質量問題找哪個部門?解決裝修質量問題的方法如下:
一、找裝修公司如果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應該先冷靜下來,把所出的問題整理清楚,然后找裝修公司里專門負責處理問題和解決糾紛的客戶維護部或質檢部協商,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在這個過程里,您要注意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描述所出問題,對賠償結果要求合理,這樣問題容易解決。
二、找有關部門一是消費者協會。根據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在出現家裝糾紛以后可以到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消協的投訴部門在接到投訴后,在5個工作日內要和當地的家裝委員會或與被投訴的裝修公司聯系,委托家裝委員會進行情況調查,聽當地的家裝委員會的意見。
三、找有司法鑒定資質的鑒定機構(裝付寶)進行裝修質量鑒定,通過法律法律程序進行維權。
裝修報價單哪方面內容最重要:如果價格沒有與材料、制造或安裝工藝技術標準結合在一起,或者說,報價單所報的價格沒有注明所使用何種材料或有材料說明,但又沒注明材料產地、規格、品種等等,該報價是一個虛數或是一個假價。所以,報價單中最重要的和最需關注的不是價格,而是“材料結構和制造安裝工藝技術標準”一欄。怎么辨別報價單是否有水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查看該報價單是否僅有價格說明,而沒有注明“材料結構和制造安裝工藝技術標準”。以裝修中最常見的衣柜制造項目為例,目前市場報價包工包料最高價為每平方米780元,最低價為500余元。兩者又有較大的價格差別。如果忽視制造工藝技術標準,沒有弄清該衣柜是用多厚的板結構和使用什么品牌的油漆、刷幾遍油漆等,說明報價有水分。
裝付寶資質:裝付寶是廣東法院唯一指定裝修鑒定單位,也是廣東法院司法委托入選專業機構名冊中裝修類別僅有的一家鑒定機構。
裝修報價單有貓膩,如何破解:一、計量單位貓膩:最常見的就是偷換計量單位,比如將原本應該按平米算的報價項目改為按米算,這個貓膩需要大家多加留意。業主應要求按照實際面積來算,比如衣柜、鞋柜等,盡量少以“項”為單位,減少報價誤差。二、計量面積貓膩:不少裝修公司的報價單貓膩往往也存在在計量面積上。常見的做法有:乳膠漆不扣除門窗洞口的面積;廚房、衛生間墻地磚按滿鋪計算,而貼的時候卻只貼眼睛看得見的地方,至于櫥柜背面就不貼了。三、人工費貓膩:在這方面主要的貓膩就是故意降低某個施工項目的材料費用,而提高人工費。由于市場上對于人工費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價格標準,因此,不少裝修公司就將人工費悄悄提高。
裝修報價單貓膩多,如何破解:一、施工材料貓膩:關于施工材料的貓膩較多,主要有關于材料的說明模糊,可能導致后期施工以次充好。材料說明模糊:一些裝修公司的裝修報價單中,會注明用到哪些材料,卻不標明材料品牌和具體型號等,于是在實際應用時以次充好,從而賺取材料差價;此外在一些報價中,一些主材會被注明暫定,但是在價格欄中卻報了低價,使得總價看起來較低。業主應要求報價單的每一項盡可能詳細地說明材料的各項要素。裝修期間注意核查相關材料是否按指定的要求采購。